当兰代尔在墨尔本郊区的野球场上第一次抱起篮球时,他或许从未想过,有一天会穿上那件银黑相间的球衣,成为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漫长历史中的一环,2025年夏天,这位澳大利亚中锋的职业生涯画下浓重的一笔——与马刺签下一份多年合约,正式接续了这支球队与南半球大陆之间绵延二十余年的缘分。
从澳洲荒野到NBA舞台
兰代尔的篮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在澳大利亚篮球联赛(NBL)的锤炼中,他逐渐从一名粗糙的内线成长为技术全面的中锋,2021年,他帮助墨尔本联队夺得NBL总冠军,并当选总决赛MVP,这份荣誉成为他登陆NBA的跳板,此后他在休斯顿火箭和芝加哥公牛的经历虽不乏起伏,却让他积累了对抗顶级联赛的身体与经验。
“马刺是一支懂得如何塑造国际球员的球队,”兰代尔在签约后的视频访谈中坦言,“当你看到帕克、吉诺比利、邓肯的传奇,尤其是帕蒂·米尔斯和乔克·兰代尔(注:与球员无亲属关系)这些澳洲前辈的故事,你会意识到这里有一种独特的文化——它不问你从哪里来,只问你想成为谁。”
马刺的“澳大利亚密码”
圣安东尼奥与澳大利亚的羁绊,始于21世纪初,2003年,马刺在次轮选中新西兰球员西恩·马克斯,虽非澳大利亚籍,却为太平洋地区的球员打开了大门,真正的转折点是2009年,马刺签下帕蒂·米尔斯——这位原住民后卫用十年时间成为更衣室灵魂,并在2014年总决赛中用关键三分帮助球队夺冠。
此后,阿隆·贝恩斯、乔克·兰代尔等澳籍内线相继加盟,形成了独特的“澳洲内线传承”,马刺总经理布莱恩·赖特曾评价:“澳大利亚球员的坚韧、团队意识和战术执行力,与我们的基因高度契合。”兰代尔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脉络,他的高位策应、护框能力和日渐稳定的中距离,完美契合马刺的“空间五号位”需求。

梦想照进现实的背后
对兰代尔而言,加盟马刺不仅是职业选择,更是一场圆梦之旅,少年时期,他的卧室墙上贴着蒂姆·邓肯的海报,而2019年男篮世界杯上与米尔斯并肩作战的经历,让他对马刺文化有了更深的向往。“我曾问帕蒂,马刺更衣室究竟有什么魔力?他说,‘这里的人把赢球当作责任,而非目标。’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马刺当前正处于重建关键期,2023年选中的状元秀维克多·文班亚马已展现出历史级天赋,但球队仍需经验丰富的老将支撑内线轮换,兰代尔的到来,既能提供即战力,又能以他的职业态度影响年轻球员。“文班亚马是独一无二的天才,但天才需要土壤,”马刺主帅格雷格·波波维奇表示,“兰代尔理解如何通过掩护、传导和防守细节帮助球队,这正是我们需要的。”
跨越半球的篮球哲学
澳大利亚篮球与马刺体系为何如此适配?答案藏在两地的篮球哲学中,澳大利亚联赛强调身体对抗与战术纪律,而马刺的“动态进攻”理念要求球员具备多位置能力和无私精神,兰代尔在NBL时期便以“能里能外”著称,近两个赛季在NBA更是将三分命中率提升至36.5%,这种进化轨迹,与当年贝恩斯从蓝领中锋转型为空间型五号位的经历如出一辙。
国际球员的多元背景也为马刺的更衣室注入活力,从法国的托尼·帕克到阿根廷的马努·吉诺比利,从澳大利亚的米尔斯到如今的兰代尔,圣安东尼奥始终是一座“篮球巴别塔”,用共同的语言赢下比赛,兰代尔笑称:“我已经开始向文班亚马学习法语,而他会用澳式英语和我开玩笑——这种氛围独一无二。”
新征程与旧传统的交响
新赛季,兰代尔将身披马刺战袍踏上ATT中心的地板,他的任务明确:保护禁区、拉开空间,并成为年轻核心的“战术黏合剂”,尽管球队短期内未必重返争冠行列,但兰代尔的价值在于构建赢球文化。“我们或许不是最有天赋的球队,但我们可以成为最难被击败的球队,”他说,“这就像澳大利亚人的信条——永远比对手多拼一次。”
从米尔斯到兰代尔,从悉尼到圣安东尼奥,这条跨越太平洋的篮球之路仍在延伸,当兰代尔第一次在马刺训练馆看到墙上悬挂的澳式橄榄球球衣(注:米尔斯当年捐赠的纪念品)时,他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新援,更是一段历史的续写者。“篮球教会我们,梦想需要等待,但终会回响,”他望向窗外的圣安东尼奥河,“而我的回响,就在这里。”

(完)
